基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创客实践
催眠小夜灯的设计制作
摘 要: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客实践活动设计一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、引导睡眠、便携式的小夜灯。这款小夜灯不仅具备基本的照明功能,还融入了心理学、生物学原理与智能控制技术,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身心、促进睡眠的办法。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设计、制作和调试过程,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、动手能力和自我关怀意识,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。
关键词:心理健康;引导睡眠;创客实践便携式;小夜灯;
近年来,学生群体面临的学习压力、社交压力以及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等问题,导致其睡眠质量普遍下降,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,已经成为压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身上的一座大山。因此,设计一款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睡眠习惯、改善睡眠质量的睡眠小夜灯显得尤为重要。本文提出的创客实践项目,正是基于这一背景,通过学生亲手制作引导睡眠小夜灯,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,还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。
- 设计背景
《2023中国精神心里健康》蓝皮书显示,学生群体,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,有51%的人在零点后入睡,更有19%的人入睡超过凌晨2:00。报告显示,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睡眠困扰。被调查对象中,失眠问题不容乐观,59%的人存在失眠症状,完全无睡眠障碍人群仅占19%。2023年度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,且呈现低龄化趋势。长时间失眠和症状比较严重的失眠,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、心理压力过大,进而诱发抑郁症。高中生的抑郁症检出率高达40%,就连小学生中,也有10%的人群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对于失眠和抑郁症患者来说,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。同时,患者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,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。特别是轻度患者,更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睡眠时间与质量尤为为重要。
通过文献查询、专家询问,了解到呼吸频率对人的睡眠具有显著的影响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)神经系统调节:呼吸频率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密切相关。呼吸频率快时,可以激活交感神经系统,使人感到兴奋和紧张;而呼吸频率慢时,则能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,使人感到放松和平静,从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。
2)心跳与气血运行:缓慢均匀的呼吸有助于降低心跳速度,使气血运行和生命活动逐渐缓和下来,为进入睡眠状态创造有利条件。
3) 氧气供应:当呼吸频率平稳且适度时,大脑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,这对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。足够的氧气有助于大脑进行信息处理、记忆巩固等关键活动,确保人在醒来后拥有清晰的思维和良好的认知能力。
4)认知功能:呼吸频率异常(如过缓或过快、呼吸暂停)会影响大脑的氧气供应,进而干扰大脑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,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思维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。
2. 设计理念
呼吸调节法:通过特定的呼吸调节法(如4-7-8呼吸法)可以降低呼吸频率,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,减少杂念,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。良好的睡眠环境是保障高质量睡眠的基础。
本研究设计的催眠小夜灯应用“4-7-8呼吸法”,通过柔和的灯光、适宜的色温、灯光的呼吸频率以及可能的自然声音(如雨声、海浪声)等,引导学生进行深呼吸练习,帮助学生放松身心,快速进入深度睡眠状态,改善睡眠质量。通过创客实践引导学生亲身参与设计、制作和调试过程,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,促进心理健康发展。
3. 设计过程
3.1 设计准备
在设计催眠小夜灯之前,我们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,包括市场调研、技术选型和团队分工。通过对现有产品的分析,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,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。
附:中小学催眠小夜灯需求调研结果.pdf
初步构思
设计软件:SketchUp 2019
以月球为原型,把LED灯安装在球内,控制板、开关放在方形底座。如下图
本设计体积150mm*150mm*300mm,满足学生在家休息,放在枕头柜上,不适合中小学生寄宿时携带与存放,所以重新设计。
经过调研交流,最后我们拟定本作品的设计要求。
设计要求:
1)作品外观设计以偏平盒子为原型,考虑使用对象是中小学生,方便放在书包携带。
2)运用3D打印技术,采用PLA材料打印,体积110mm*110mm*35mm;没有条件的,也可以用大致规格的硬纸盒代替。
3)主要功能通过灯光亮暗频率引导呼吸,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;兼顾阅读照明灯光,以及休闲时补充氛围光。
4)考虑到小夜灯具有催眠功能,还应该设计定时关机功能。
5) 使用白色盒体,外加黄色边框进行美化,提升产品的吸引力。
3.2 模型制作
3.2.1外观设计(设计软件:SketchUp 2019)
本设计巧妙利用了掌控宝自身紧凑的原型,嵌入圆角的方形盒子,不遮挡掌控板上原有的环境光、声音、触摸等传感器,还保留A、B键正常使用,USB口可以随时重刷程序,满足中小学生实现各种创新想法。
3.2.2 模型制作
设备:Bambu Lab X1 Carbon 0.4 nozzle,
材料:PLA
分色:盒体(白色),上下盖板(黄色)
匀光膜 :厚1mm,双面胶固定
3.3硬件设计
器 件 清 单
| 序号 | 名称 | 型号 | 数量 | 引脚 | 用途 |
1 | 掌控宝(含扩展板+锂电池) | 2.0 | 1 | |||
2 | 语音合成模块 | V2 | 1 | IIC | 语音提示 | |
3 | 8*8 LED灯板(64珠) | WS2812 RGB | 1 | P0 | 灯光效果 | |
4 | 锂电池(聚合物电解质) | 3.7V | 1 | |||
5 | 匀光膜 110*110 | LGT075-T2 | 1 |
硬件连接图
打开扩展板,将内置锂电池并联一个外拉的锂电池,LED灯条连接P0引脚,语音合成模块连接IIC,确保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正确,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3.4 软件开发
编程环境:使用Mind+软件Arduino C
import time
# 初始化
def initialize():
print(“初始化…”)
# 这里可以添加更多的初始化代码
global sleep_mode
sleep_mode = False
global custom_sleep_time
custom_sleep_time = 60 # 默认睡眠时间为60秒
global color_index
color_index = 0
global colors
colors = [“红色”, “绿色”, “蓝色”]
# 主循环
def main_loop():
while True:
# 是否处于睡眠模式?
if sleep_mode:
handle_breathing_effect()
check_sleep_timeout()
else:
task1()
task2()
task3()
# 处理呼吸效果和检查睡眠超时
def handle_breathing_effect():
print(“处理呼吸效果…”)
# 这里可以添加呼吸效果的实现代码
def check_sleep_timeout():
print(“检查睡眠超时…”)
# 这里可以添加检查睡眠超时的逻辑
global sleep_mode
if time.time() – start_sleep_time > custom_sleep_time:
close_sleep_mode()
# 关闭睡眠模式
def close_sleep_mode():
print(“关闭睡眠模式…”)
global sleep_mode
sleep_mode = False
# 任务1
def task1():
print(“执行任务1…”)
# 这里可以添加任务1的实现代码
# 任务2
def task2():
print(“执行任务2…”)
# 这里可以添加任务2的实现代码
if is_touchpad_t_touched():
if not sleep_mode:
activate_sleep_mode()
else:
continue_task2()
def is_touchpad_t_touched():
# 这里可以添加检测触摸板T是否被触摸的逻辑
return False
def activate_sleep_mode():
print(“激活睡眠模式…”)
global sleep_mode
global start_sleep_time
sleep_mode = True
start_sleep_time = time.time()
def continue_task2():
print(“继续任务2…”)
# 这里可以添加继续任务2的实现代码
# 任务3
def task3():
print(“执行任务3…”)
# 这里可以添加任务3的实现代码
if is_touchpad_h_touched():
switch_to_next_color()
def is_touchpad_h_touched():
# 这里可以添加检测触摸板H是否被触摸的逻辑
return False
def switch_to_next_color():
print(“切换到下一个颜色…”)
global color_index
color_index = (color_index + 1) % len(colors)
print(f”当前颜色: {colors[color_index]}”)
# 按钮A按下?
def is_button_a_pressed():
# 这里可以添加检测按钮A是否被按下的逻辑
return False
def show_usage_instructions():
print(“显示使用说明…”)
# 这里可以添加显示使用说明的实现代码
# 按钮B按下?
def is_button_b_pressed():
# 这里可以添加检测按钮B是否被按下的逻辑
return False
def set_custom_sleep_time():
print(“设置自定义睡眠时间…”)
global custom_sleep_time
# 这里可以添加设置自定义睡眠时间的逻辑
custom_sleep_time = 120 # 示例:设置为120秒
def set_custom_color():
print(“设置自定义颜色…”)
global color_index
# 这里可以添加设置自定义颜色的逻辑
color_index = 1 # 示例:设置为绿色
# 主程序入口
if __name__ == “__main__”:
initialize()
main_loop()
3.5 制作与组装
3.5.1 硬件组装:
按照设计方案,将LED灯、传感器、控制模块等部件组装在一起,确保连接稳固。
3.5.2 软件上传
将编写好的程序上传到控制模块中,进行初步测试。
3.6 测试与优化
经测试,对催眠小夜灯进行优化设计,结合多种功能,旨在通过智能照明和用户交互来改善用户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。通过提供多种颜色选择和自定义功能,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灯光效果,增强使用体验。呼吸调节和定时功能的结合,使得小夜灯不仅仅是一个照明设备,更是一个促进放松和睡眠的智能助手。灵活性和个性化,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。
3.6.1多种照明模式
- 催眠小夜灯:提供柔和的照明,帮助用户放松身心,促进睡眠。
- 平静模式:通过特定的灯光和呼吸调节,帮助用户进入放松状态。
3.6.2颜色切换功能
- 预定义颜色选项:用户可以在多种预定义颜色(如红色、绿色、蓝色、白色、黄色、青色、洋红色、橙色和紫色)之间切换,以满足不同的情绪和环境需求。
- 自定义颜色:用户可以输入RGB值来自定义灯光颜色,增强个性化体验。
3.6.3睡眠模式
- 定时功能:用户可以设置睡眠模式的持续时间(默认为30分钟),在设定时间后自动关闭灯光,避免长时间照明对睡眠的干扰。
- 语音提示:在进入睡眠模式和结束时,系统会通过语音提示用户,增强用户体验。
3.6.4呼吸调节功能
- 呼吸引导:通过灯光的亮度变化模拟呼吸节奏,帮助用户进行深呼吸练习,促进放松和入睡。
- 状态机管理:使用状态机管理呼吸的不同阶段(吸气、憋气、呼气),确保灯光变化的平滑性和自然性。
3.6.5 用户交互
- 按钮控制:通过按钮输入,用户可以轻松切换颜色、进入睡眠模式和设置自定义时间。
- 显示界面:通过显示屏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,显示当前状态和操作提示。
4.创新与不足
4.1创新点
4.1.1心理健康与创客实践结合:设计将心理学的4-7-8呼吸法与创客实践相结合,通过灯光调节引导呼吸,帮助用户放松和入睡,这是一种创新的催眠方式。
4.1.2个性化颜色调节:提供了颜色调节功能,增加了产品的个性化和用户体验,尽管目前是预设颜色,但已是一个不错的开始。
4.1.3定时开关机功能:实用的定时功能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设置,避免忘记关灯,提升产品的便利性。
4.2不足之处
4.2.1声音播放单一:目前只有语音提示,缺乏自然声音的播放(如雨声、海浪声),这些声音可能对催眠效果更佳。
4.2.2电源续航问题:虽增加了锂电池,但续航时间不明确,需进一步测试和优化,确保使用过程中电量充足。
4.2.3用户体验反馈不足:需要更多用户反馈来优化产品功能和设计,确保真正满足目标用户需求。
- 5. 结束语
通过设计和制作催眠小夜灯,学生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,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,促进了心理健康的发展。该设计在创新性和实用性方面表现出色,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。通过进一步优化和完善,尤其是增强颜色调节的灵活性、丰富声音播放选项和提高定时功能的自定义性,该产品有望成为一款非常实用和受欢迎的健康辅助工具。
参考文献:
[1]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编委会. (2023). 《2023中国精神心理健康》蓝皮书. 北京: 中国心理健康出版社.
[2]Weil, A. (2015). Breathing: The Master Key to Self Healing. New York: Sounds True.
[3]李明华, 张伟. (2022). 创客教育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. 教育研究与实验, 41(3), 45-52.
[4]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. (2021). Sleep Hygiene and Mental Health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sleepfoundation.org
[5]王晓峰, 陈静. (2021). 呼吸调节法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. 心理学报, 53(2), 123-130.
[6]张丽, 刘洋. (2020). 智能小夜灯设计与应用.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, 18(4), 67-70.
[7]陈志强, 李娜. (2019). 创客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. 教育科学, 37(5), 89-95.
[8]赵晓东, 王丽. (2023).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. 中国健康教育, 39(1), 34-40.
作者:邬肖英,男,1969-,福建省宁德市第五中学,高级教师,研究方向:创客教育;
地址:福建省宁德市东侨区梦龙路1号 邮编:352100
电话:18059309913
(基金项目:本文系福建省电化教育馆2024年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“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”(立项号:KT24063)的研究成果之一。)